- HTA8127 內(nèi)置升壓的77W單體聲D類音頻功放
- HT517 3.2W高性能數(shù)字單聲道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
- HTA8128 內(nèi)置升壓的60W立體聲D類音頻功放
- AU6815 集成音頻 DSP 的 2×25W 數(shù)字型 C
- HTN78A3 6V~140V輸入,3A實地異步降壓變換器
- HT81297 18W內(nèi)置升壓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HT337B 120W 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NS2583 同步升壓型 2A 雙節(jié)鋰電池充電管理 IC
- NLC47022帶NTC功能和電量均衡功能電流2A 5V異
- PT2027 單觸控雙輸出 LED 調(diào)光 IC
- AU6815P 集成音頻 DSP 的 2 × 32W 數(shù)字
- HT316C兼容HT326C防破音功能免電感濾波2×20WD
- HT3386兼容TPA3118 2×50W D類立體聲音頻功放
- NS8220 300mW 雙聲道耳機音頻放大器
TWS降噪耳機是如何實現(xiàn)降噪的?
1 降噪的原理
降噪耳機的原理:三個器件(拾音器、降噪芯片、揚聲器)協(xié)同作用的結果。
降噪麥克風(拾音器)。麥克風通常放置在耳罩的內(nèi)側或外側,負責聆聽和檢測物理結構無法隔離的外部聲音。
降噪處理器(NCP)。采集到聲波后,NCP就開始解析噪聲的聲學成分,然后將原來傳入的聲波產(chǎn)生180°反轉,以抵消環(huán)境中的低頻噪聲(傳入的聲音是正向的,傳出的聲音是180°反轉的)。
揚聲器。用戶聽到的聲音在最后從揚聲器中播出時,用戶聽到的聲音就已經(jīng)是降噪中和的音樂。
降噪器產(chǎn)生的反向聲波會和正常的音樂一起傳入耳機的揚聲器中。雖然反向聲波會以破壞性的方式去除噪音,但請放心,不會影響正常音樂的音樂聲波。
2 主動降噪vs被動降噪之3大降噪耳機類別
(1)隔音耳機(物理降噪耳機)
英文叫Passive Noise Cancellation或Noise Isolatin g,通過物理設計、結構設計以及耳部的封閉程度,設計成緊貼耳朵,達到降噪效果的耳機,或稱為 "被動降噪耳機""物理降噪耳機"。由于制造工藝比主動降噪耳機簡單,基本上市面上銷售的耳機99%都是隔音耳機,如:監(jiān)聽耳機、游戲耳機等,只要沒有主動降噪的耳機都屬于這一類。
(2)降噪耳機(防噪、消噪耳機)
英文叫Noise Cancellation,而主動降噪耳機則是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。耳機頂部的降噪麥克風用來檢測外界噪音,順著外界噪音的正方向,降噪處理器產(chǎn)生反向聲波。聲波相互抵消,達到主動降噪的效果。主動降噪耳機除了自身的物理被動降噪效果外,再加上主動降噪效果,可以有效消除環(huán)境噪聲,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。
(3)自適應降噪
英文叫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。嚴格來說,自適應降噪耳機也是主動降噪耳機的一種。用戶可以通過按鍵或環(huán)境感知的方式來調(diào)節(jié)降噪程度。市面上一些具有 "智能降噪等級調(diào)節(jié)""環(huán)境音 "等切換功能的高端降噪耳機,成本通常比較高。即使是SONY的高級降噪耳機,也可以通過手勢感應區(qū)在環(huán)境模式和降噪模式之間切換。在擁擠的環(huán)境中,可以快速切換到環(huán)境音模式與人交談,或者感知周圍環(huán)境的聲音,降低降噪系數(shù),提高安全性。
3 主動降噪的技術類型
(1)前饋降噪
降噪麥克風位于耳罩外。麥克風比聽眾先接收到聲音,降噪芯片開始處理噪音,并產(chǎn)生相反的輸出聲波,最終將處理后的信號送到耳機頂部的揚聲器,再給聽眾聽。
優(yōu)點:因為麥克風比聽眾更早地接收到噪音,它有更多的時間做出反應并產(chǎn)生反向聲波。所以前饋式降噪更適合降低1-2Khz的高頻噪音。
缺點:前饋降噪的缺點是不能聽到自己的反向聲波,所以適應性、可調(diào)節(jié)性較差。這種降噪方式會自動假設聽眾不會聽到任何噪音,而認為降噪結束。如果聽者不小心把右耳或左耳放錯了位置,或者戴耳的角度很奇怪,那么副作用就是會加強某些頻率的某些噪音。
此外,前饋降噪只能處理小范圍的頻率。特別是1kHz左右的噪聲可以明顯降低,但1kHz以下的噪聲處理需要加強。主要原因是前饋降噪麥克風離外界較近,所以對風噪比較敏感。(2)反饋式降噪
(2)反饋式降噪
降噪麥克風位于耳罩內(nèi),揚聲器前方,因此反饋麥克風可以跟隨聽眾進行最終的降噪處理。.
優(yōu)點:由于麥克風聽到的聲音與聽眾相同,反饋降噪麥克風能更快地適應變化并糾正信號。反饋降噪可以處理很寬的頻率范圍,即使聽眾佩戴的耳機不正確或沒有完全覆蓋耳朵也可以處理。反饋降噪在可接受的范圍內(nèi)依然可以正常工作。
缺點:對高頻的處理能力較差,對1-2kHz頻段的噪音處理能力相對于前饋降噪較弱。如果降噪設計得不好,當揚聲器太近時,可能會產(chǎn)生令人不舒服的高顫音。所以反饋降噪耳機的設計師很重要! 設計師必須考慮到麥克風所接收到的 "噪音和音樂",否則再好的低頻聲音也可能被過濾掉。。
(3)復合降噪,即Hybrid ANC "混合ANC"
復合降噪麥克風會放在耳罩的內(nèi)側和外側,兩邊各一個,所以兩只耳朵就有四個。作為前饋或反饋的兩倍降噪單元。
優(yōu)點:具備前饋和反饋降噪的優(yōu)點,復合降噪可以處理大部分頻率,并能快速調(diào)整和修正信號。對于聽眾佩戴耳機的各種方式,不會對降噪效果產(chǎn)生太大的影響。
缺點:因為它有內(nèi)外兩個麥克風,所以麥克風的數(shù)量是前饋或反饋的兩倍,它需要更專業(yè)的結構設計師來設計降噪耳機。因為兩倍的降噪麥克風會造成過多不必要的 "白噪聲 "被包含在內(nèi)。這是所有復合降噪麥克風都要面臨的聲學、降噪、結構的設計問題。由于技術發(fā)展的門檻,復合降噪耳機大多時候價格較高。
4 降噪信號方案:數(shù)字降噪vs 模擬降噪
在設計降噪耳機時,大多數(shù)工程師會希望使用數(shù)字降噪系統(tǒng)來處理噪音并產(chǎn)生反向聲波。數(shù)字降噪系統(tǒng)的優(yōu)點是,即使在耳機制作完成后,軟件也可以進行調(diào)整,但這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。例如,數(shù)字降噪系統(tǒng)通常需要更多的功率,所以耗電量較大。
(1)數(shù)字降噪
數(shù)字降噪系統(tǒng)有一些延遲,因為信號處理需要快速,有時跟不上。由于傳入的噪音需要先轉換成數(shù)字信號,然后再進行降噪處理,再傳輸?shù)蕉鷻C的揚聲器上,這樣就會有30ms左右的延遲。雖然這聽起來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延遲,但在降噪這件事上,它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后果。
(2)模擬降噪
模擬降噪需要更專業(yè)的工程師對耳機進行調(diào)校,大部分會有更好的降噪效果。模擬降噪耳機有更好的續(xù)航能力,對噪音的反應也會更快。
5 佩戴方式?入耳vs 真無線vs 耳罩
雖然我的回答主要是介紹耳罩式降噪耳機,但我會介紹三種因為佩戴方式而延伸出來的耳機佩戴方式。
降噪耳機根據(jù)佩戴方式的不同,一般分為耳罩式降噪耳機、入耳式降噪耳機和真無線降噪耳機。從降噪效果來看,耳罩式降噪耳機的降噪效果是最好的,因為它可以完全覆蓋聽眾的耳朵! ,所以在物理被動降噪方面也是相當不錯的。不過,由于耳罩式降噪耳機往往比較笨重,所以有些用戶可能會選擇前兩種降噪耳機來換取便攜性。
貼耳式降噪耳機比耳罩式降噪耳機更舒適,但降噪效果卻沒有那么好。
入耳式降噪耳機由于直接深入耳道的關系,,所以配合ANC的降噪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,攜帶非常方便! 但有些用戶不喜歡入耳式降噪耳機的干擾感,覺得不舒服。
降噪效果:耳罩式>入耳式 >貼耳式 >真無線
舒適程度:真無線>入耳式>貼耳式>耳罩式
6 購買降噪耳機的考量因素
(1)降噪效果如何
除了所有耳罩式耳機都具有的被動降噪效果外,在購買前,對主動降噪效果的評估還應該考慮到降噪芯片、降噪方式(前饋式?反饋式?復合式?)是采用模擬式還是數(shù)字式降噪方案? 佩戴方式(入耳?耳罩? 貼耳?)這些因素都會大大影響降噪效果。
一般來說,復合降噪+數(shù)字降噪+耳罩式耳機的組合效果最好。
(2)音質(zhì)水平
音質(zhì)水平對耳機的影響,最直接的就是聲學設計和腔體結構,驅動單元的大小。主觀因素方面,耳機調(diào)音師對耳機EQ出廠時的調(diào)音也很重要,是強調(diào)重低音?是均衡化?這個比較主觀,所以對EQ的聲音特征有要求。聽眾一定要自己測試才能準確。
除了耳機本身,音源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,所以不要買了好耳機就忘了音源。音源是否無損,音頻格式是什么?音頻輸出設備是否能夠傳輸高質(zhì)量的音源也很重要。
(3)有線無線通用
耳機是否支持3.5mm AUX音頻輸出也是可以考慮的因素,一來藍牙降噪耳機如果斷電了,可以用線來聽音樂,二來3.5mm音頻孔對傳輸?shù)乃p率較低,所以音質(zhì)會更加細膩。一般來說,如果是支持有線3.5mm的藍牙降噪耳機,還是選擇藍牙降噪耳機比較好。除此之外,3.5mm音頻線也會影響音質(zhì),但這同樣是比較小的影響,就不多說了。
(4)是否可以折疊,方便攜帶?
雖然耳罩式耳機相對來說比較笨重,但帶有收納功能的轉軸式設計就方便多了,可以更好的利用空間,在外出、旅途中都可以使用。出行也方便很多,如果你喜歡耳罩式耳機,不妨優(yōu)先考慮一下是否折疊因素哦。
(5)佩戴風格(耳機類型)、佩戴舒適度
主要有三種類型。On-ear、Over-ear、In-ear(貼耳、耳罩、入耳)。根據(jù)佩戴方式的不同,三種不同類型的耳機會有不同的降噪表現(xiàn),一般Over-ear的降噪效果最好。而In-ear是最舒適的,但降噪效果不如Over-ear,所以需要看好了再買。研究一下哪種最適合自己哦。
(6)廠家配件
如果考慮到使用支持3.5mm的藍牙降噪耳機的場景,很多商旅人士都需要將其帶上飛機。這時航空轉接頭就相當方便了,因為在飛機上一般不能打開藍牙。有了航空轉接頭,可以將降噪耳機連接到飛機的多媒體播放器上,開啟降噪功能,在飛機上就可以按照標準的耳機使用。所以出廠配件有無3.5mm音頻線、航空轉接頭、旅行收納盒等都是考慮因素。
(7)續(xù)航和充電
降噪耳機一般至少要有20小時以上的續(xù)航時間才行,出差加上等飛機,再加上換車的時間,至少要10小時以上,搭配好一點的類別與降噪芯片,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功耗。
例如,TaoTronics的SoundSurge系列藍牙降噪耳機就開發(fā)了Rapid Charge & GO快充功能,充電5分鐘即可使用2小時,45分鐘內(nèi)完成充電使用30小時,我想這是把手機的QC 3.0、PD充電移植到耳機上的一個概念,所以我想充電速度也是現(xiàn)在時間寶貴情況下的一個考慮。
(8)1連2配對(多點技術)
藍牙耳機是否支持 "1對2",也就是俗稱的 "1拖2",即藍牙耳機可以同時與兩個設備配對(比如兩部手機,或者一部手機和一臺電腦),并且能夠在多臺配對設備之間同時切換音源。這種技術在藍牙的情況下被稱為 "多點技術 "或 "多點連接"。一些編輯,或者是多任務處理者,都需要這種技術,多臺設備之間的音頻切換會更加方便和高效。雖然我覺得多點技術不是剛需,但是有這項技術對耳朵上的藍牙耳機絕對是一大加分項哦!
上一篇:射頻器件-PA基礎知識
下一篇:功放芯片中THD和音頻質(zhì)量關系